疫情期間,家家必備物品除了口罩,還有就是消毒用品~
但消毒這件事到底有什么講究,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
有的認為消毒劑濃度越高,效果越好
有的拿起酒精噴霧在家四處噴
......
錯誤的消毒方法,不僅起不了有效的作用,有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↓↓↓
一般來說(沒有陌生人進屋、沒有疫區回來的親戚朋友竄門、沒有病人、也沒人感到不舒服等),家庭環境不需特別進行消毒,保持清潔的家居環境,保持物體表面清潔即可,但每天必做2項措施↓↓↓
每天必做“2項”措施
01.每天必做——開窗通風。開窗通風是最便捷又有效的室內空氣凈化方式,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不能自然通風的可采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;天冷的時候注意保暖,以防感冒。
02.每天必做——手部清潔衛生。勤洗手,保持雙手清潔。有洗手設施時用洗手液(肥皂)在流動水下洗手;無洗手設施且手上無明顯污物時可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;未洗手之前不要用手觸摸眼、鼻、口等部位。
存在或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污染時,除了每天開窗通風和保持手衛生,可進行清潔消毒。
目前市民普遍使用的消毒劑主要有醇類消毒劑(酒精)和含氯消毒劑(如84消毒液、消毒粉、泡騰消毒片等)
這些消毒劑如何使用?
使用時有什么要注意?
來看看居家消毒怎么做~
受到污染進行清潔消毒時,消毒方法如下↓↓↓
居家消毒“4方法”
01.餐飲具和茶具。首選物理消毒。餐飲具和茶具洗滌后,煮沸消毒15分鐘或按說明書使用食具消毒柜消毒;也可用有效氯濃度250~500 mg/L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后,再用清水洗凈,浸泡消毒時,必須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。
02.高頻接觸物體表面。如臺面、門把手、電話機、開關、熱水壺把手、洗手盆、坐便器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,可用有效氯濃度 250~500 mg/L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,再用清水擦凈。
03.地面。可用有效氯濃度250~500mg/L含氯消毒劑濕式拖拭,作用30分鐘,再用清水清潔。
04.普通織物。對毛巾和小件衣物可采用煮沸15分鐘的方法消毒,對大件衣物、被罩等大物件可使用衣物消毒液,按說明書使用。
居家消毒牢記“7要”
01.要按照產品說明書選用消毒劑,不可超范圍使用。
02.每種消毒劑要單獨使用,不要混合使用不同種類消毒劑,可能降低消毒效果,甚至失去消毒作用。
03.要按照說明書濃度配制消毒劑,保證達到說明書規定的最短消毒時間(比如說明書提示作用時間30分鐘,即使用消毒劑時不能剛噴灑完就用清水清潔,而應等待至少30分鐘后再清潔)。
04.要做好防護。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的時要注意做好防護,比如說戴口罩、戴手套。
05.要再次清潔。用含氯消毒液對物品表面(特別是金屬材質)進行消毒后要用清水再次清潔,避免腐蝕物品。
06.要做好標識。消毒劑及分裝瓶一定要做好標識妥當保存,防止誤服誤用。
07.要注意安全。酒精主要用于手部和小物件的消毒,消毒時擦拭使用,不能大面積噴霧;要遠離明火,不要靠近熱源。
安全消毒注意“7不”
01.千萬不要口服消毒劑。
02.千萬不要將消毒劑等物品放在飲料瓶中。
03.消毒劑不要放在孩子觸及到的地方。
04.不宜使用高濃度的含氯消毒劑(有效氯濃度大于1000mg/L)做預防性消毒,一般居家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濃度為250~500 mg/L即可(高濃度消毒劑不僅損害物品,它揮發出來的氣體對人體呼吸系統也有刺激作用)。
05.不能使用高濃度(如95%)酒精作為皮膚消毒,酒精最佳作用濃度為70-75%,用于手部衛生時含酒精的復方(配)免洗洗手液也起到防護作用。
06.含氯消毒劑不能和潔廁劑、醋酸等溶劑同時使用,可產生有毒氣體。
07.含氯消毒劑對織物有漂白作用,不宜用于有色織物的消毒。對有色織物的消毒是可選擇衣物消毒液并按說明使用。
記住這20要點,居家消毒不踩“坑”
最后再提醒一句使用消毒劑出現皮膚過敏請停止使用有關消毒劑,及時就醫。
Copyright ? 2013-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-2
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